top of page

十七歲的她 (三 )



十七歲的她 (三 )
十七歲的她 (三 )

經過上一次的會診後,自己也作了多番思考。無可否認,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,這年輕人確實是符合數個精神病的診斷指標。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,她的哀傷是多麼的合情理。失去至親的哀傷,是難以想像的痛,不是病,因此不能被治療。如果想著要醫治她的哀傷,也未免太天真。心想,與其費神鑽研症狀與診斷,倒不人性化點認識眼前這活生生的她。


之後的會診,她古靈精怪的症狀如舊出現,把病都常常掛在口唇邊,畢竟她唯一的身分就只有「資深病人」而已。不論怎樣,都堅持把她當作一般年輕人看待。不跟她討論病症,引誘她談她的故事。從以前球隊的訓練、到上學的八卦、到以往愛追的明星、再到未來的夢想憧憬,無所不談,務求讓她抽離一下病人的身分。分享八卦時候的她,頓時表露出罕有的一份雀躍。


她問:「我的哀傷何時會被醫好?」

心想,果然是高材生,多高質的問題,還好我還記得教授的話,「哀傷是一輩子的,不能被醫治,但隨著時間和成長,我們漸漸能把它承載,與它共存」。為她的經歷重複肯定及整合,讓她看懂自己的哀傷,亦肯定自己的堅強。她的經歷,換著是任何人,都難以承受。


漸漸,她不再只專注於病症,古靈精怪的行為沒再頻頻出場,不知不覺間也減少了她的「特別要求」。在其中的一次會面,她淡淡然的說:「我想繼續讀書,我想讀大學 。」


臨離開診症室時,她拋下了一首本地網絡歌手的歌,叫我有空就聽一下。我問有什麼特別,她嬉皮笑臉的說「聽了你就懂」。


即使哀傷還在,但現在的她,盼望的是自己的未來,不再是胃喉。從一個全職病人,她,慢慢重拾了年輕人的氣息。


「我終於知道 自己活着的意義」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