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十七歲的她 (四)


沈默舞蹈家, 陸靜思醫生, 精神科醫生

這女孩的故事,令我記起Viktor Frankl維克多·弗蘭克,著名奧地利精神病學家,的一句話:


「對異常情況的異常反應是正常的行為」

”An abnormal reaction to an abnormal situation is normal behavior”


一直覺得這句話很有意思,亦影響了我看病人的角度。就這女孩的個案來說,單看病徵,必定覺得她精神狀態極度「異常」。簡單給她按上幾個精神病標籤,沒有難度。但其實,那所謂「異常」的表現,根本是人類在面對「異常」情況下所啟動的自我保護機制,一種本能反應。出現「異常」的反應,其實並不「異常」。反而,沒有「異常」的反應,才「異常」吧。


我時常記住老前輩以前教過我的話,看病人要「人性化」,停留在表面病徵沒意思,”look beyond the symptom”。理解了「異常」的背後,更能夠「正常化」(normalise)病人的經歷。「正常化」並不是鼓勵病人諱疾忌醫,而是就他們那「異常」經歷和反應給予多一份明白和理解。


Side-track一下,最近門診遇上一位媽媽帶著她的十歲兒子來看診。這個家庭,父母離異,爸爸多年來經常報警捏造媽媽虐兒,以及提告爭取撫養權。媽媽因此患上了嚴重焦慮症,需要長期服藥。媽媽很擔心失去兒子,兒子也害怕要離開媽媽。兒子也慢慢出現情緒行為問題。花了很長的時間去了解這家庭複雜的背景以及這兩母子的經歷。診症後,臨離開診症室前,孩子的媽媽說「從來沒有人完完整整地聽我說完我們的故事,謝謝」。老實說,第一次的會診,都是在了解病歷,並沒有多做什麼特別的事。但對病人和家屬來說,有人能夠理解和整合她那「異常」的經歷,有時候,比藥物的功效還要來得快。


🐝
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